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地震来了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转贴]
[援助之手]
[讨论]
[分享]
图 标:
[CODE]引用aqqaqq于2008/5/29 23:48:00说道: 这次地震具体的发生机制,开始主要是挤压,到地震快结束时,可能还有走滑的能量释放。 四川地区很长时间内没有发生强烈地震了,用业内的话说叫缺震,也就是强震缺失,按照历史的经验,缺的时间越长,将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越大。 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不强,但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在地震预报方面,美日等发达国家,并不比中国有任何先进之处。他们在建筑设防的安全性上,还有地震发生后,可相当快地确定位置和震级,但这属震后预报。 中国专家认为,因为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地质分布、地壳厚度、地壳运动速度差别很大,而这次地震发生在东部和西部变化差别最大的这个带上,即南北地震带,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都为地震密集带。 宏观的解释是:“印度洋板块由南向北碰撞欧亚板块,碰撞的地区拱起青藏高原。”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 倪四道 教授曾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说,“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北方向移动,挤压四川盆地向东北走滑,而汶川地震就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上”。 倪四道说,这次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二七说,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从历史记录来看,尽管龙门山主体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但它北边的松潘在上个世纪初曾经发生过强震。因此,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不过王二七也说,目前我们对这一地震发生的机制还不清楚,不知道是由地壳的挤压、伸展还是水平走滑造成的。 而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上。龙门山是新的西藏隆起板块和原来的老的云南、四川板块交错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讲,这个地方是个地震多发区。 根据1999年9月,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管理处整编的《中国强地震目录》中,四川地区共有18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1800年以来,发生过8次7级以上地震。1973在四川的炉霍发生了7.6级地震,之后三年发生了四川松潘、平武7.2级地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学忠研究员,曾在2002年对四川省7级以上地震危险性做过分析:“四川地区很长时间内没有发生强烈地震了,用业内的话说叫缺震,就是强震缺失,按照历史的经验,缺的时间越长,将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越大。这是一种定性的估计”。 在这种背景下,陈学忠研究了四川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发现从历史经验性上看,以前四川地区7级以上强震发生之前几年,周围都有一个接近8级左右的大震发生,根据这种现象,然后往后推,昆仑山2001年已经发生了8.1级地震,如果这种规律延续的话,几年之后四川地区就会发生这种地震。 关于汶川大地震烈度,早在几年前地震专家李有才、曹树恒在关于“四川岷江上游紫坪铺水库枢纽工程基本烈度复核报告”几个问题讨论,“四川岷江上游紫坪铺水库枢纽工程地质构造背景与地震危险性探讨”论文中,曾作过详尽的论述。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