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灌水]
[分享]
[贴图]
[视频]
[讨论]
[搞笑]
[小说连载]
图 标:
[CODE]引用jinxing于2008/6/13 19:11:00说道: 4、瓦胡同 老远看去,一个大牌匾,上书“瓦胡同村”,瓦胡同村落在有名的大雁塔下,北临植物园。雁塔以唐僧取经闻名,胡同则以脏乱响世。略有洋人走过,也能撒下不少惊奇。入村的路旁撑起两行简易房。住村里的多为同居的学生和一些职场新鲜人。在网上有很多“骚人”对瓦胡同大加赞赏,甚至有人把它描绘为打工者的家园、天堂。那么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瓦胡同村吧。 这里的住户原本是当地的农民,在城市的扩建过程中这里也盖起了一幢幢的小土楼,出租给打工仔、无业游民、未婚同居的小青年以及无法容忍集体生活的学生。出来租房的学生中十有屏蔽词语是小情侣,这里给了他们自由。一个老乡说他之所以喜欢住在这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初到瓦胡同,我很是不习惯这里的臭气熏天,这里的秦腔秦调。下雨的时候满街流淌着污水,出行十分的不便。提着裤脚在脏水中小心翼翼的穿行,在一堆堆漂浮着的垃圾中寻找落脚点。 闲下来时偶尔会在瓦胡同里晃来晃去,我在试图发现村子里的每一条陌生的巷子和每一处新鲜的所在,那种发现的感觉除非亲身体验否则很难理解。我在巷子里穿来穿去,我看见衣着裸露的时尚女青年,吃着馒头的三轮车夫,带着白羊肚手巾的农民,踩着缝纫机的大娘,背着书包的学生,喝着酒大喊着划拳的男人女人,以及原住民们的浑身脏兮兮头上套着塑料口袋疯跑的小孩子;我看见麻将桌、音响店、录像厅、小饭馆…… 瓦胡同里的小吃不错,虽然店面的卫生情况堪忧,但是味道真的不错,肉夹馍、豆腐脑、麻辣烫、羊肉泡,我会时常约一群兄弟快乐的打一次牙祭,当然,是在有钱的前提下。这里住的外地人多,所以外地人开的小饭馆也很多,我喜欢去一家川菜馆,老板娘四十出头,人很好,常跟我们聊出门在外的不容易。 ? ? ? 夏天的时候,她穿得很少,她的皮肤白皙,屏蔽词语娇好,隔着衣服就可以见到。她的丈夫就是菜馆的大厨,手艺好,不爱说话。大多时候,忙完了手里的活计,就坐在门槛上抽烟,抽得是旱烟叶子,很带劲的那种。烟圈在他的周围扩散成淡蓝色,有一种蛊惑人的感觉。 另一种农村来打工的人群,喜欢到入村的路旁撑起两行简易房里面就餐,简称“卧棚”。他们的晚餐就在称做“卧棚”的饭店解决。我吃过的比较不错的有两家,一家做手工面,面橄的不错,哨子却难以进喉,黑黢黢,粘呼呼,时不飘些异味,搞点气氛,碰人多时,那气氛可相当浓,让人有一种久违的感动:眼流水,口吐痰。另家是湖南人开的炒饭店,味道颇为了的,主炒是一四十朝上的小老头,戴眼镜,通常是架在鼻子上的,炒的很专心。我很钦佩他,毕竟世上干事专心的人愈来越少了。店铺室壁甚黑,大抵效益好,年后收拾了一翻,三条桌子仍在,蹬子增了数只,桌面也平了许多。我老是小份瘦炒,每每到店口时,老板娘便说“小份瘦炒”,是湖南音,起初不懂,常了,却也明了。我顺便撇下一句“是”。通常情况,老板不会倒水给我的,老熟人了,也不耍二爷气。我同情那两口,尽管比他更穷。他们年龄与我双亲相仿,儿女估计也正读大学。曾试图跟她多聊几言,但她似乎很忙。我也时常跟她开点玩笑,时间却在我付钱离开的时候。我说生意真好呀!她湖南式地笑笑,始终不多说一句话。大抵是不好意思。我很满足,我能感觉到玩笑对她的鼓励。 最近还去过一次瓦胡同,感觉依旧,变化不大,也许是这些城中村中保留的比较完整的了吧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