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灌水]
[分享]
[贴图]
[视频]
[讨论]
[搞笑]
[小说连载]
图 标:
[CODE]引用功夫熊猫于2008/7/30 22:56:00说道: 《新闻记者》2008年第1期刊登该刊评选出的“2007年十大假新闻”。该刊发现,与往年相比,2007年度假新闻有三大新特点: 电视假新闻落网 在历年评选出的假新闻中,主要的刊播媒体无一例外都是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似乎电视媒体和广播媒体成为新闻造假的“世外桃源”。其实不然。传媒人都知道,在新闻造假方面,电视和广播并非没有,只不过囿于技术手段,难以直接取证,因此往往只能眼睁睁地让广播电视炮制的假新闻逍遥法外。2007年,电视假新闻终于落网,而且一逮就是两条! “正面”假新闻现形 历年来评选出的假新闻中,几乎不见“正面”假新闻的踪影,因为这类假新闻往往无人举报,被“正面报道”的个人和单位更不会出面澄清,因此对认定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此次,一篇报道先进人物的“正面”假新闻终于现形。但说句老实话,若不是造假者造得太离谱,若不是被表扬者实在无法忍受而出面澄清,要揭露这类假新闻绝非易事。 造假记者被绳之以法 2007年8月12日,制造“纸箱馅包子”假新闻的北京电视台“临时人员”訾北佳,以损害商品声誉罪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000元。据悉,因新闻造假被判刑,訾北佳可谓中国记者第一人。虽然罪名是“损害商品声誉罪”,其实这正是现行刑法的无奈,因为没有合适的法律条文可以判定訾北佳的“新闻造假罪”。不管怎样,造假者终于锒铛入狱,无疑会有杀鸡儆猴的震慑作用。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