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投稿]
[转贴]
图 标:
[CODE]引用california于2008/11/27 2:50:00说道: [B]雨中漫步塔爾圖(2008年8月13日:Tartu)[/B] 對于一個亞洲的旅行者來說,歐洲的城市看多了,也會有視覺疲勞,塔林的尖尖塔塔,讓我總想起布拉格。所以,今天不想呆在塔林,愛沙尼亞國家不大,去哪兒都方便,就火車去第二大城市——塔爾圖。 從塔林到塔爾圖的火車并不多,汽車到時很多。學生票可以打7折,2個小時左右就到了。塔爾圖是愛沙尼亞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愛沙尼亞的文化和精神中心。這個偏遠的小城市是個大學城,學生占總人口的20%。塔爾圖大學建于1632年,19世紀復蘇的愛沙尼亞民族主義思想就源于此。Toomemagi山及其與Emajogi河之間的老建筑區是“老”塔爾圖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今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從火車站下車的時候,發現這個車站一個人都沒有,售票處也沒人,原來正在維修。從站前的路一直走下去,可以參觀愛沙尼亞博物館。我頂著一把雨傘,但同時又要拍照,很是費事。總想把一切都用相機記錄下來,但發現真的很不現實,最好還是把每處的風景都留在腦子里。 塔爾圖市政廣場的中心是建于18世紀的市政廳,尖塔、風向標和傘下親吻的情侶雕像構成了市政廳的屋頂。塔爾圖之所以被稱為大學城,是因為有個著名的塔爾圖大學。大學主樓建于1803年,里面有塔爾圖大學藝術博物館,還有19世紀供學生懺悔過失的學生禁閉室。再往北,是哥特式的磚結構圣約翰教堂建于1330年,在1944年被蘇軍轟炸后,至今仍處于大規模修復中。市政廣場以西是壯麗的Toomemagi山,景色如同19世紀的英國公園。在山頂,你會看到13世紀哥特式Toomkirik大教堂遺址,該教堂曾在1525年的改建中遭到破會,一部分在1804—1807年被修復,成為大學圖書館,現在是塔爾圖大學歷史博物館。Toomemagi山頂還有建于1838年可以俯瞰全城的天使橋,以及建于1913年的魔鬼橋和天文臺。 我一路都是頂著小雨,踏著長滿青苔的鵝卵石步道。雨時小時大,但河水依然清晰,可以看到橋和高樓大廈的倒影。塔爾圖有個很有意思的商店,是買豬肉的。在店門口,有個豬的雕塑,上面還劃分了不同的部分,而且標號記名,想要買哪塊直接說號就可以了。來的時候,看見火車站上貼著一張紙,上面寫著下午2點有車回塔林。漫步細致的游覽塔爾圖,一天的時間是足夠的。我想早點兒回塔林,一是休息休息,二是準備晚上坐夜車去拉脫維亞的里加。當我到火車站的時候,被告知,2點過回塔林的火車不是天天都有的。暈死,都是愛沙尼亞語寫的,我也看不懂。一個老頭帶我去長途汽車站,說那兒有車可以回去。我跟著他又回到了市中心,但不想坐長途汽車回去,就又去轉了轉。基督教堂簡潔漂亮,天主教堂奢侈華麗,雨越下越大,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停下來,鞋子濕了,襪子濕了……在回去的火車上,一個人對漢字很感興趣,寫了“歐洲”兩個字在自己的本子上。 回到塔林后,我又去了趟老城,又看了看尖塔圍墻、鵝卵石步道、民族手工藝品店……在一個教堂,還聽了音樂會,教堂的管風琴奏出來的是莫扎特的曲子,還有巴赫的,很有意思,雖然我聽不懂其中的含義。 晚上,從青年旅舍離開,坐車去長途汽車站,等到了半夜,我坐上了愛沙尼亞塔林開往拉脫維亞里加的長途汽車。車外很冷,有個瘋女人在喝啤酒……她醉了,我睡了!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