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出境游
国内游
旅游指南
酒 店
飞 机
火 车
相 册
论 坛
旅游新闻
|
有问必答
|
票!票!全!
|
旅游曝黑台
|
旅行社交流
|
导游天地
|
说吧聊吧
|
时尚生活
|
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昵称
密 码:
主题标题:
选择话题
[原创]
[其他]
图 标:
[CODE]引用黄晓静于2008/12/28 19:49:00说道: 在济南近郊,海拔523米的玉函山,默默无息耸立在西南。多数人都认为它是一座坟山,因为山阴安息园所在,使它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翻开济南历史大观,玉函山是一座不可不识的名山,也是驴友们休闲、寻古的好山。 2008年12月27日,天气晴朗阳光和煦,我和托尼玉函山一走。北部绿荫密布幽谷奇观,南部巨岩壁立草木稀少,大有北秀南雄之气。攀顶山路多条,西路南康、西北西佛峪、东北石青崖、东南军用公路、正南古石阶路均可达顶。因知每逢周末风和日丽有“鸟人”飞翔,故从南面登山一观奇景。 自二环南路乘17路公交至终点大涧沟小学,下车东行3里至东南入口,沿军用公路登山。此路新修不久,平整宽敞直达山顶。山下是硕大一片开阔地,农田松软,没有高大林木和电缆等通讯设施,山南绝壁垂直,这一切为“鸟人”飞翔提供了再好不过的条件。数十辆私家车停放地里,两名教练在降落点等候。忽然,山顶飘出一只美丽的彩翼,随风儿盘旋,在蓝天下像自由飞翔的大鸟,一会儿飞往东山,一会儿飘向南方,看得我眼热心动。向教练请教知,交二三千元学费通过培训即可学会此项本领,购置三万余元装备,就可以从低矮小崖跳起,慢慢成为真正的“鸟人”。 “鸟人”如何落到教练旁边,对我是个迷,教练说“鸟人”可以借助风力旋转、起落,控制落点。果然,天上的“鸟人”带着彩伞,背着坐垫,穿着飞行服,轻跳着降落地面,好美,好帅!沿路上行,不时与盘旋在头上的“鸟人”打招呼“hi”,“鸟人”也会主动以这样的方式让我们分享他的自豪与骄傲。山上的“鸟人”不断飞下来,落地的“鸟人”整理好“翅膀”,凑够一汽车重被拉上山去再往下飞。天空湛蓝,有了“鸟人”飞翔,整个山谷变得灵动起来。滑翔伞运动是勇敢者的运动,它比登山更刺激,因为无论你山顶伫立还是乘机眺望,都不会有真正和鸟儿一般的享受,而滑翔却能够身临其境,可惜我这辈子是做不到啦。 沿着公路不知不觉中走到山顶需要一个多小时,山路平整不费力,周围景色却在移步中频频更换,山下的村庄越来越小,因为天气好感觉离天越来越近,高低起伏的山峦以其各异形态展示其雄劲、粗犷和威武。本打算从山顶回返走石青崖,因为离家近。这是一条幽森的山谷,林木蔽日肠道窄细,可直下谷底出山,也可沿半腰小径绕至东山,顺山脊一路下行或翻越东山从兴隆山峪出来。这条山脊巍巍壮观,从高至低一字排开数个山头,让我想起邹城荒王陵、徐州九龙山。其选址就是因北有九个山头,在风水学上是难得佳地,那九山相隔甚远,此地却紧紧相依,怪不得此地阴火旺盛,原来是风水宝地。 玉函山顶仍是禁区,战士说不让进。我以跳伞为攀比,他们说相互熟悉。我说以后常来我们也熟悉了,和平时期没有特务。在他们别乱跑的叮咛中,我们巡视了山顶风景。玉函山得名缘于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的神奇故事: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后,来玉函山,在王母池边惊飞一鸟,鸟飞处留下一只玉函,内装玉钗一对,武帝得之,于是改山名为玉函。王母池亦称瑶池,传说是王母娘娘沐浴处。王母池东原有唐代兴隆寺,亦叫卧佛寺,西有宋代泰山行宫碧霞祠,昔日规模颇大,有殿堂三座坐北朝南,石砌无梁。明清两代夏历四月香客云集朝拜,如今祠宇已废,仅余南天门和三教堂残迹。出南天门向西系古登山路,百年石阶沿崖而砌。途中虽无特殊景致,却可远望绵绵群山,近观玉函绝壁,遥对泰山,俯瞰泉城。午炮轰响,那是滑翔俱乐部“鸟人”的午餐信号,不由想起电影《阳光下的罪恶》中的午炮情节。下山路分为两截,上段石壁悬崖有惊无险;下段草地缓坡轻松惬意。一面行走一面看景,北天湛蓝,南天苍茫,一面走一面观赏“鸟人”飞翔,好想自己亦加入其中展开双翼。 下山一点半,山下大涧沟庄村民新居正在建设,卖号、卖房都挺热闹,房子虽然不怎么上档,背依玉函面向大地的位置却是极佳。村里看到一条漆字标语书写于墙:“欢天喜地迎淑女”,百思不得其解,询问村人,皆说不知。有人说是娶媳妇的,好像不对,娶媳妇用得着漆书于墙上吗?娶过媳妇是不是就该涂或刮掉?再说新媳妇为什么要叫“淑女”?西村北还有一段梯田石堰,每隔一段有方碑一块书“砌坝墙学习培训班,某某公社,一九七七年”等字样,有西营、柳埠、彩石的等,托尼说是当年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游览历城四门塔,此路为必经之道,故在路边进行的整修。 玉函山阴东北路最美,古迹繁多,有隋开皇年间造像82尊,唐造像20余尊,题记15则,因在龙洞佛峪之西故称“西佛峪”。峪谷苍松翠柏,丹柿红叶,尽头三面绝壁峭立,北临深谷陡坡。坡顶庙前立清康熙年间石碑,记文“三仙宫”,供奉守山卫士王灵官,所以亦称“灵官庙”。灵官庙东南有10米宽月形天然石台,隋代“佛峪寺”曾建于此。石台北深谷高处巨岩外伸如檐厦,下崖壁间随山就势镌佛像百余尊,82尊为隋代,余属唐雕,另有隋唐题刻15则。如今庙宇早已倾圮,佛像惨遭“文革”损坏,惟石台西壁水珠渗出依然,聚为一泓清潭称之“蕊珠泉”。山上还有许多泉眼,鹁鸽泉位于佛峪西鼓楼峰东林间路旁,水自岩缝流出积于天然池内;灰泉位于北登山路西密林中,水自石缝涓涓流积于圆形浅池,泉旁有雍正十年记碑;大泉为8米长天然泉池,位于西山腰自岩缝流出积于池内,清澈见底常年不涸;东峪泉在北石峪村南,泉自4米深岩洞流出顺山势层层下跌,沿峪沟北流;沛泉位于柏石峪南帅旗峰下果园内,因泉源丰沛得名,自岩壁缝隙流积于方池,水盛时漫溢外流清澈见底;永清泉位于东花山峪村南峪中,为3米深井形泉池,水盛溢出沿山峪漫流,池旁有立泉碑,泉东南5米岩壁上还有两眼季节山泉,雨后腾突喷涌与众多山泉汇流沿山峪下泄;花山峪二泉在花山峪村大街旁,南北相距百余米各有一井形泉池,俗称泉井。 看到此,玉函山给我们的印象已经完全不同啦。站在山顶眺望南北,倾斜的巨石纹理可以想见地质史上造山运动中泰山斜拉地表的情景;脚下碎石中偶尔发现的水草蚌壳化石让我们想起远古的浅海;山顶隆起的白色方形“玉函”,通体苍翠的密林似衔“玉函“飞翔的玉鸟儿,这些都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带着梦想和追寻去登山,探幽、访古、抒怀,一切尽在惬意中! [/CODE]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个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