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有问必答|票!票!全!|旅游曝黑台|旅行社交流|导游天地|说吧聊吧|时尚生活|爱心互助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说吧聊吧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290楼
火星上的龟 离线
发帖:230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74
注册:2007/7/31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324]

在他看来,岳元声之流都是白颈乌鸦,整天吵吵嚷嚷,除了瞎咋呼,啥事也干不成。所以他任人笑骂,准备忍辱负重,一朝翻身。



然而这个世界上,终究还是有聪明人的。



庶吉士李腾芳就算一个。



李腾芳,湖广湘潭人(今湖南湘潭)。从严格意义上讲,他还不是官,但这位仁兄人还没进朝廷,就有了朝廷的悟性,只用一封信就揭破了王锡爵的秘密。



他的这封信,是当面交给王锡爵的,王大人本想打发这人走,可刚看几行字,就把他给拉住了:



“公欲暂承上意,巧借王封,转作册立!”



太深刻了,太尖锐了,于是王锡爵对他说:



“请你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李腾芳接下来的话,彻底打乱了王锡爵的部署:



“王大人,你的打算是对的。但请你想一想,封王之后,恐怕册立还要延后,你还能在朝廷呆多久?万一你退了,接替你的人比你差,办不成这件事,负责任的人就是你!”



王锡爵沉默了,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计划蕴含着极大的风险,但他仍然不打算改正这个错误。因为在这个计划里,还有最后一道保险。



李腾芳走了,王锡爵没有松口,此后的十几天里,跑来吵架的人就没断过。但王大人心里有谱,打死也不说,直到王就学上门的那一天。



王就学是王锡爵的门生,自己人当然不用客气,一进老师家门就哭,边哭还边说:



“这件事情(三王并封)大家都说是老师干的,如此下去,恐怕老师有灭门之祸啊!”



王锡爵却笑了:



“你放心吧,那都是外人乱说的。我的真实打算,都通过密奏交给了皇上,即使皇长子将来登基,看到这些文书,也能明白我的心意。”



这就是王先生的保险,然而王就学没有笑,只说了一句话:



“老师,别人是不会体谅您的!一旦出了事,会追悔莫及啊!”



王锡爵打了个寒战,他终于发现,自己的思维中,有一个不可饶恕的漏洞:



如果将来册立失败,皇三子登基,看到了自己拥立长子的密奏,必然会收拾掉自己。



而如果皇长子登基,即使他知道密奏,也未必肯替自己出头。因为长子登基,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犯不着感谢谁,到时,三王并封的黑锅只有他自己背。



所以结论是:无论谁胜利,他都将失败!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21 8:59: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291楼
火星上的龟 离线
发帖:230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74
注册:2007/7/31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325]

明知是赔本的生意,还要做的人,叫做傻子。王锡爵不是傻子,自然不做。万历二十一年二月,他专程拜见了万历,只提出了一个要求:撤回三王并封。



这下万历就不干了,好不容易把你拉上船,现在你要洗手不干,留下我一个人背黑锅,怎么够意思?



“你要收回此议,即无异于认错,如果你认错,我怎么办?我是皇帝,怎能被臣下挟持?”



话说得倒轻巧,可惜王大人不上当:你是皇帝,即使不认错,大家也不能把你怎么样,我是大臣,再跟着淌混水,没准祖坟都能让人刨了。



所以无论皇帝大人连哄带蒙,王锡爵偏一口咬定——不干了。



死磨硬泡没办法,大臣不支持,内阁不支持,唯一的亲信跑路,万历只能收摊了。



几天后,他下达谕令:



“三王都不必封了,再等两三年,如果皇后再不生子,就册立长子。”



可是大臣们不依不饶,一点也不消停,接着起哄,因为大家都知道,皇帝陛下您多少年不去找皇后了,皇后怎么生儿子,不想立就不想立,你装什么蒜?



万历又火了,先是辟谣,说今年已经见过皇后,夫妻关系不好,纯属谣传,同时又下令内阁,对敢于胡说八道的人,一律严惩不怠。



这下子王锡爵为难了,皇帝那里他不敢再去凑热闹了,大臣他又得罪不起,想来想去,一声叹息:我也辞职吧。



说是这么说,可是皇帝死都不放,因为经历了几次风波之后,他已然明白,在手下这群疯子面前,一丝不挂十分危险,身前必须有个挡子弹的,才好平安过日子。



于是王锡爵惨了,大臣轰他走,皇帝不让走,夹在中间受气,百般无奈之下,他决定拼一拼——找皇帝面谈。



可是皇帝大人虽然不上班,却似乎很忙,王锡爵请示了好几个月,始终不见回音。眼看要被唾沫淹死,王大人急眼了,死磨硬泡招数全用上,终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十一月,他见到了万历。



这是一次十分关键的会面,与会者只有两人,本来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出于某种动机(估计是想保留证据),事后王锡爵详细地记下了他们的每一句话。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21 8:59: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292楼
火星上的龟 离线
发帖:230
等级:独钓寒江
积分:274
注册:2007/7/31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326]

等了大半年,王锡爵已经毫无耐心:



“册立一事始终未定,大臣们议论纷纷,烦扰皇上(包括他自己),希望陛下早日决断,大臣自然无词。”



万历倒还想得开:



“我的主意早就定了,反正早晚都一样,人家说什么不碍事。”



不碍事?敢情挨骂的不是你。



可这话又不能明说,于是王大人兜了圈子:



“陛下的主意已定,我自然是知道的,但外人不知道内情,偏要大吵大嚷,我为皇上受此非议深感不忿,不知道您有什么为难之处,要平白受这份闲气?”



球踢过来了,但万历不愧为老运动员,一脚传了回去:



“这些我都知道,我只担心,如果皇后再生儿子,该怎么办?”



王锡爵气蒙了,就为皇后生儿子的破事,搞了三王并封,闹腾了足足半年,到现在还拿出来当借口,还真是不要脸,既然如此,就得罪了:



“陛下,您这话几年前说出来,还过得去,现在皇子都十三岁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从古至今即使百姓家的孩子,十三岁都去读书了,何况还是皇子?!”



这已经是老子训儿子的口气了,但万历同志到底是久经考验,毫不动怒,只是淡淡地说:



“我知道了。”



王锡爵仍不甘心,继续劝说万历,但无论他讲啥,皇帝陛下却好比橡皮糖,全无反应,等王大人说得口干舌燥,气喘吁吁,没打招呼就走人了,只留下王大人,痴痴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



谈话是完了,但这事没完,王锡爵回家之后,实在是气不过,一怒之下,又写了一封胆大包天的奏疏。



因为这封奏疏的中心意思只有一个——威胁:



“皇上,此次召对(即谈话),虽是我君臣二人交谈,但此事不久后,天下必然知晓,若毫无结果,将被天下人群起攻之,我即使粉身碎骨,全家死绝,也无济于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和你谈过话,别以为大家都不知道,如果没给我一个结果,此事必将公之于天下,我完蛋了,你也得下水!



这是硬的,还有软的:



“臣进入朝廷三十余年了,一向颇有名声,现在为了此事,被天下人责难,实在是痛心疾首啊!”



王锡爵是真没办法了,可万历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地对着干,当即写了封回信,训斥了王锡爵,并派人送到了内阁。



按照常理,王大人看完信后,也只能苦笑,因为他虽为人刚正,却是个厚道人,从来不跟皇帝闹,可这一次,是个例外。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21 8:59: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293楼
西瓜大佬狼 离线
发帖:407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471
注册:2007/7/13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327]


因为当太监送信到内阁的时候,内阁的张位恰好也在。这人就没那么老实了,是个喜欢惹事的家伙,王锡爵拆信的时候,他也凑过来看。看完后,王锡爵倒没什么,他反而激动了。



这位仁兄二话不说,当即怂恿王锡爵,即刻上疏驳斥万历。有了张位的支持,王锡爵浑似喝了几瓶二锅头,胆也壮了,针锋相对,写了封奏疏,把皇帝大人批驳得无地自容。



王锡爵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举动,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为万历虽然顽固,却很机灵。他之所以敢和群臣对着干,无非是有内阁支持,现在王大人反水了,如果再闹下去,恐怕事情就没法收拾,于是他终于下圣旨:万历二十二年春,皇长子出阁读书。



胜利在意想不到的时候来临了,王锡爵如释重负,虽然没有能够册立太子,但已出阁读书。无论如何,对内对外,都可以交代了。



申时行没有办成的事情,王锡爵办成了,按说这也算是个政绩工程,王大人的位置应该更稳才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明代的大臣很执着,直来直往,说是册立,就必须册立。别说换名义,少个字都不行!所以出阁读书,并不能让他们满意,朝廷里还是吵吵嚷嚷地闹个不停。



再加上另一件事,王锡爵就真是无路可走了。



因为万历二十一年(1593),恰好是京察年。



所谓京察,之前已介绍过,大致相当于干部考核,每六年京察一次,对象是全国五品以下官员(含五品),包括全国所有的地方知府及下属、以及京城的京官。



虽然一般说来,明代的考察大都是糊弄事。但京察不同,因为管理京察的,是六部尚书之首的吏部尚书。收拾不了内阁大学士,搞定几个五品官还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每隔六年,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就要胆战心惊一回。毕竟是来真格的,一旦京察被免官,就算彻底完蛋。



这还不算,最倒霉的是,如果运气不好,主持考核的是个死脑筋的家伙,找人说情都没用,那真叫玩的就是心跳。



万历二十一年(1593)的这次京察,就是一次结结实实的心跳时刻。因为主持者,是吏部尚书孙鑨和考功司郎中赵南星。


我是一只小S狼,也是一只爱游山玩水的狼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26 8:38: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294楼
西瓜大佬狼 离线
发帖:407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471
注册:2007/7/13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328]


孙鑨倒没什么,可是赵南星先生,就真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顽固型人物。



赵南星,字梦白,万历二年进士。早在张居正当政时期,他就显示了自己的刺头本色,一直对着干。张居正死后获得提升,也不好好干,几年后就辞职回家了,据他自己说是身体不好,不想干了。



此人不贪钱,不好色,且认死理,此前不久才再次出山,和吏部尚书一起主持京察。



这么个人来干这么个事,很明显,就是来折腾人的。



果不其然,京察刚一开始,他就免了两个人的官,一个是都给事中王三余,另一个是文选司员外郎吕胤昌。



朝廷顿时一片恐慌。



因为这两个人的官虽不大,身份却很特殊:王三余是赵南星的亲家,吕胤昌是孙鑨的外甥。



拿自己的亲戚开刀,意思很明白:今年这关,你们谁也别想轻易过去。



官不聊生的日子就此开始,六部及地方上的一大批官员纷纷落马,哭天喊地,声震寰宇,连内阁大学士也未能幸免。赵志皋的弟弟被赶回了家,王锡爵的几个铁杆亲信也糟了殃。



赵志皋是个老实人,也不怎么闹。王锡爵就不同了,他上门逼张居正的时候,赵南星也就是个小跟班,要说闹事,你算老几?



很快,几个言官便上疏攻击吏部的人事安排,从中挑刺。赵南星自然不甘示弱,上疏反驳,争论了几天,皇帝最后判定:吏部尚书孙鑨罚一年工资,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官降三级。



这个结果实在不值得惊讶,因为那段时间,皇帝大人正在和王锡爵合伙搞三王并封。



但王锡爵错了,因为赵南星先生,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人。



事实上,他之所以被拉到前台,去搞这次京察,是因为在幕后,有个人在暗中操纵着一切。



这个人的名字,叫顾宪成。



关于这位仁兄的英雄事迹,后面还要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但可以确定的是,万历二十一年的这次京察,是在顾宪成的策划下,有预谋,有目的的政治攻击。关于这一点,连修明史的史官都看得清清楚楚(明史·顾宪成传)。



事实印证了这一点,前台刚刚下课,后台就出手了。一夜之间,左都御史李世达、礼部郎中于孔兼等人就冒了出来,纷纷上疏攻击,王大人又一次成为了靶子。


我是一只小S狼,也是一只爱游山玩水的狼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26 8:38: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295楼
西瓜大佬狼 离线
发帖:407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471
注册:2007/7/13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329]


关键时刻,万历同志再次证明,他是讲义气的,而且也不傻。



奏疏送上去,他压根就没理,却发布了一道看似毫不相干的命令:



吏部尚书孙鑨免职,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削职为民。



这条圣旨的意思是:别跟我玩花样,你们那点把戏我都明白,再闹,就连你们一起收拾。



应该说效果十分明显,很快,大家都不闹了。看上去,王锡爵赢了,实际上,他输了,且输得很惨。



因为孙鑨本就是个背黑锅的角色,官免了也就消停了。赵南星就不同了,硬顶王锡爵后,他名望大增,被誉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代表人物。虽然打包袱回了老家,却时常有人来拜访,每年都有上百道奏疏送到朝廷,推荐他出来做官。而这位兄弟也不负众望,二十年后再度出山,闹出了更大的动静。



王锡爵就此完蛋,他虽然赢得了胜利,却输掉了名声,在很多人看来,残暴的王锡爵严酷镇压了开明的赵南星,压制了正直与民意。



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因为这一切,都似曾相识。



十六年前,年轻官员王锡爵大摇大摆地迈进了张居正首辅的住所,慷慨激昂,大发议论后,扬长而去,然后名声大噪。



十六年后,年轻官员赵南星向王锡爵首辅发起攻击,名满天下。



当年的王锡爵,就是现在的赵南星,现在的王锡爵,就是当年的张居正,很有趣。



有明一代,所谓的被压制者,未必真被压制,所谓的压制者,未必真能压制。



遍览明代史料,曾见直言犯上者无数,细细分析之后,方才发觉:犯上是一定的,直言是不一定的。因为在那些直言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最后一根稻草



万历二十二年(1594)五月,王锡爵提出辞呈。



万历挽留了他很多次,但王锡爵坚持要走。



自进入朝廷以来,王锡爵严于律己,公正廉洁,几十年来如履薄冰,兢兢业业,终成大器。



万历二十一年,他受召回到朝廷担任首辅,二十二年离去,总共干了一年。



但这一年,就毁掉了他之前几十年累积的所有名声。

---------------------------

更正:

昨天更新中“文选司员外郎吕廕昌”,应为“文选司员外郎吕胤昌”。特此更正致歉。


我是一只小S狼,也是一只爱游山玩水的狼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26 8:38: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296楼
西瓜大佬狼 离线
发帖:407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471
注册:2007/7/13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330]


虽然他忍辱负重,虽然他尽心竭力,努力维护国家运转,调节矛盾,甚至还完成了前任未能完成的事(出阁读书),却再也无法支撑下去。



因为批评总是容易的,做事总是不容易的。



王锡爵的离去,标志着局势的进一步失控。从此以后,天下将不可收拾。



但没有人会料到,王大人辞职,将成为另一事件的导火线。和这件事相比,所谓的朝局纷争,册立太子,都不过是小儿科而已。



因为首辅走了,日子却还得过,原本排第二的赵志皋应该接班,但这人实在太软,谁都敢欺负他,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觉得他压不住阵,于是皇帝下令,由大臣推荐首辅。



幕后人物顾宪成就此出马。



顾宪成,字叔时,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年参加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三年后去考了进士,成绩平平,分配到户部当了个主事。当官后,最不喜欢的人是张居正,平日怎么别扭怎么来。



比如张大人病重,大家都去上疏祷告,他不去,别人看他不上路,帮他署了名,他知道后不肯干休,非把自己的名字划掉,那是相当执着。不过这也没什么,当时和张大人对着干的人多了去了,不缺他一个。



等到张居正死了,他就去了吏部,但也没升官,还接着当六品主事(正处级),这中间还请了三年假。



总之,这是个并不起眼的人。



万历二十一年京察时,孙鑨是吏部尚书(正二品),赵南星是考功司郎中(相当于司长,正五品),而顾宪成只是个考功司员外郎(副手,从五品)。



万历八年进入朝廷,就当六品主事,混了十三年,才升了一级,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但就是这么个说不过去的人,却是这场风暴的幕后操纵者(实左右之),不服都不行。



更为神奇的是,事情闹大了,孙鑨撤职了,赵南星回家了,连王首辅都辞职了,他却是巍然不动。非但不动,还升了一级,当上了吏部文选司郎中。



之前说过,文选司负责官员人事选拔,是吏部第一肥差。根据史料的记载,顾宪成大致属于性格顽固,遇事不转弯的人,如此个性,竟然能捞到这位置,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在后面,当初孙鑨刚被免职的时候,吏部没有部长,王锡爵打算趁机换人,推荐自己的亲信罗万化接班。顾宪成反对,推荐了右都御史陈有年。



最终结果:吏部尚书陈有年。


我是一只小S狼,也是一只爱游山玩水的狼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26 8:39: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297楼
西瓜大佬狼 离线
发帖:407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471
注册:2007/7/13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331]


你要知道,王锡爵大人此时的职务,是内阁首辅、建极殿大学士,领吏部尚书衔兼太子太保,从一品。而顾宪成,是个刚提拔一年的五品郎中。



王锡爵的后面,有万历撑腰。顾宪成的后面,什么都看不见。



第一把手加第二把手,对付一个小小的司官,然而事实告诉我们,顾宪成赢了。



因为在顾宪成的背后,是一片深不可测的黑夜。



我认为,在那片黑暗中,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很快,事实就将再次验证这一点。



当万历下令大臣推举入阁人选的时候,顾宪成先生又一次冒了出来,上疏推举人选。虽说这事的确归他管,但奇怪的是,如此重大的政治决策,吏部的几位侍郎竟然毫无反应,尚书陈有年也对他言听计从。史料上翻来覆去,只有他的光辉事迹,似乎吏部就他干活。



而当万历同志看到顾宪成推举的那个名字时,差点没把桌子掀了。



因为在顾宪成的名单上,第一个就是王家屏。



作为吏部官员,顾宪成明知这家伙曾把皇帝折腾得七荤八素,竟然还要推荐此人,明摆着就是跟皇帝过不去。



所以皇帝也忍无可忍了,终于打发顾宪成回了家。



明代的官员,虽然罢官容易,升官倒也不难,只要过个几年,时局一变,立马就能回到朝廷重新来过。而以顾宪成之前的工作业绩和运动能量,东山再起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可谁也没想到,顾先生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



虽然把这人开了,万历很有点快感,但由此酿成的后果,却是他死都想不到的。



自明开国以来,无论多大能耐,无论有何背景,包括那位天下第一神算刘伯温,如果下野之后没能重新上台,慢慢地就边缘化了,然后走向同一结局——完蛋,从无例外。



例外,从顾宪成开始。



和赵南星一样,自从下野后,顾宪成名气暴涨。大家纷纷推举他再次出山,虽然没啥效果,也算捧了个人场。不久之后,他的弟弟顾允成和同乡高攀龙也辞官回了家,三个人一合计,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讲学吧。



这一讲就是三年,讲着讲着,人越来越多,于是有一天,顾宪成对高攀龙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应该找个固定的讲习场所。”


我是一只小S狼,也是一只爱游山玩水的狼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26 8:39: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298楼
西瓜大佬狼 离线
发帖:407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471
注册:2007/7/13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332]


地方是有的,在无锡县城的东头,有一个宋代学者杨时讲过学的场地,但年久失修,又太破,实在没法用,所以这事也就搁置了下来。



七年后,出钱的主终于找到了。常州知府欧阳东凤和顾宪成关系不错,听说此事,大笔一挥就给办了,拨出专款修缮此地。此后,这里就成为了顾宪成等人的活动地点。



它的名字叫做东林书院,实事求是地讲,确实也就是个书院。但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它却焕发了不可思议的魔力,成为了一种威力强大的信念,那些相信或接受的信众,历史上统称为东林党。



无数人的命运,大明天下的时局,都将由这个看似与朝廷毫无关系的地方,最终确定。



王锡爵回家去养老,顾宪成回家去讲学,王家屏自然也消停了,于是首辅的位置还是落到了赵志皋同志的身上。



这就真叫害死人了,因为赵志皋压根就不愿意干!



赵先生真是老资格了,隆庆二年中进士,先当翰林,再当京官,还去过地方。风风雨雨几十年,苦也吃了,罪也受了,七十多岁才混到首辅,也没啥意思。



更为重要的是,他个性软弱,既不如申时行滑头,也不如王锡爵强硬。而明代的言官们大都不是什么善茬,一贯欺软怕硬。一旦坐到这个位置上,别说解决册立太子之类的敏感问题,光是来找茬的,都够他喝一壶。



对此,赵先生十分清楚,所以他主动上疏,不愿意干,情愿回家养老。



可是万历是不会同意的。好不容易找来个堵枪眼的,你要走了,我怎么办?



无奈,赵志皋先生虽然廉颇老矣,不太能饭,但还是得死撑下去。



于是,自万历二十二年起,他开始了四年痛苦而漫长的首辅生涯。具体表现为,不想干,没法干,却又不能走。



说起来,他还是很敬业的。因为这几年正好是多事之秋,外面打日本,里面闹册立,搞得不可开交,赵大人外筹军备,内搞协调,日夜加班忙碌,干得还不错。



可下面这帮大臣一点面子都不给,看他好欺负,就使劲欺负。宫里失火了有人骂他,天灾有人骂他,儿子惹事了有人骂他,甚至没事,也有人骂他,说他就该走人(言志皋宜放)。



实在欺人太甚,老实人终于也发火了。


我是一只小S狼,也是一只爱游山玩水的狼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26 8:39: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作者 主题:回复:[长篇]明朝那些事儿 第1299楼
西瓜大佬狼 离线
发帖:407
等级:五湖信步
积分:471
注册:2007/7/13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333]


王锡爵在的时候,平素说一不二,动辄训斥下属,除了三王并封这种惹众怒的事情外,谁也不敢多嘴骂他。到赵志皋这儿,平易近人,待人和气,却老是挨骂,老先生一气之下,也骂人了:



“都是内阁首辅,势大权重的,你们就争相依附求取进步,势小权轻的,你们就争相攻击,博取名声!”



骂归骂,可下面这帮人实在啥觉悟也没有,还是喜欢拿老先生开涮。赵老头也真是倒霉,在这紧要关头,偏偏又出了事。



事情出在兵部尚书石星的身上,如果你还记得,当时正值第一次抗倭援朝战争结束,双方谈判期间,石星最为信任的大忽悠沈惟敬正处于巅峰期,谈判前景似乎很乐观,石大人便通报领导,说和平很有希望。



他的领导,就是赵志皋。



赵大爷本来就不爱惹事,听了自然高兴,表示同意谈判。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所谓和平,全是沈惟敬、小西行长等中日两方的职业骗子们通力协作,忽悠出来的。事情败露后,沈惟敬杀头,石星坐牢。



按说这事赵先生最多也就是个领导责任,可言官们实在是道德败坏,总找软柿子捏,每次弹劾石星,都要把赵大人稍带上。赵大人气得直喘气,要辞职,皇帝又不许。到万历二十六年,再撑不住了,索性回家养病休息,反正皇帝也不管。



万历二十九年,赵大人死在了家里,不知是病死,还是老死。但我知道,他确实很累,因为直到他死的那天,辞职都没有批下来,用今天的话说,他应该算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赵志皋日子过得艰难,张位相对好点,因为他的脾气比较厉害,言官们没怎么敢拿他开刀。加上他是次辅,凡事没必要太出头,有赵首辅挡在前面,日子过得也可以。



他唯一的问题,就是在抗倭援朝战争中,着力推荐了一个人。不但多次上疏保举,而且对其夸奖有加,说此人是不世出之奇才,必定能够声名远播,班师凯旋。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杨镐。


我是一只小S狼,也是一只爱游山玩水的狼
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用户IP:*.*.*.*
发帖时间:2008/3/26 8:39:00   短消息 编辑 引用
发表帖子 发表投票 回复帖子
共1371个,每页10个,130/138页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论坛跳转: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说吧聊吧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 密    码:
  • 主题标题:
  • 图    标:
  • 注意 音乐 强 弱 心 蛋糕
  • (最大4000个汉字) (Ctrl+Enter发表)
  •  
  •  
  • 预览帖子 清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