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远方 |
|
|
|
发帖:430 |
等级:五湖信步 |
积分:464 |
注册:2009/10/27 |
|
-------【111】------合肥,包祠包墓-----
合肥还有一个和李鸿章一样官至极品,但官方民间评价正好和李相反的千古名人,讲出来不说震天动地,起码也要如雷灌耳。何人?包拯,字希仁,民间俗称包龙图,黑脸包公! 李府出来,老梦直向包祠而去。
包祠全称为包公孝肃祠,若完全称有点拗口,为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祠。座落在合肥城南路东段环城河中一个土墩上,是现今包河公园的一组主体古建筑群。该土墩为包拯小时陋室所在,是其生活读书的地方,叫香花墩。另还有一个称呼,叫包墩。这包墩称呼可是天下姓包的人氏专利,别人是不能叫的。这包墩是包氏人心目中的圣地。
何为祠?释义为纪念伟人名士的供舍,相当于现在的纪念堂,或类似于过去的庙。祠和庙均为纪念供奉人而设,但二者稍有差别。入庙之人,由人变成了神,比如关羽,关庙内变成了武圣关帝。入祠之人,还是人,譬如眼前包祠,包拯入祠,百姓眼里还是一个食人间烟火,有喜怒哀乐的好人。
祠一般由家族修建,谓之祠堂。内供奉家族往辈牌位,供家族后辈祭拜。其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辈系分支,来龙去脉,是谓家谱。
这是包祠,纪念包拯的祠,亦可理解为合肥包家的祠堂。没有想象中的雄伟高大,就一普普通通弥散着历史烟尘的古建筑而己。传说包拯六十四岁病殁,家无余资,族人乡人凑资修了简简单单祠堂,以示纪念。后宋元明清,虽几经修茸,但还是墙倒屋坍,几成废墟。时值李鸿章任北洋大臣,如日中天。光绪十年回庐州故里,前来拜谒。见此颓垣断壁之惨状,不禁沉思良久,叹息而去。回朝后,其托专人回庐沟通包氏后人,重修包祠,再振包公雄姿,共费银二千八百两。故此,就有“包家祠堂李家修”之说。
抚摸着祠前“门当”,我遍寻不着“户对” 。我在想,同为朝廷极臣的李鸿章,重修包祠,再置“门当” ,是否想给自己留一个“户对” ?百年风云流去,国贼人渣骂声不绝。但历史终为历史,再过百年回头,是否如往昔秦皇汉武,来个地覆天翻!此非我老梦癔想,文友大田班在我上文跟帖就有新说,太平军是谋分裂逆历史潮流而动,李鸿章维一统弹压立下丰功伟绩,将来必定会名垂青史!岂不就和包公门当户对?!
呵呵!历史你这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老梦不说了,五百一千年后见!倚着墙边,我留下一影。
踏进包祠,我静观全貌。这是白墙青瓦构建的封闭式三合院建筑,主体为包祠正堂。正中端坐包拯高大塑像,顶头匾额“色正芒寒” 四字,冷冰冰威严严中透射出凛然正气。傍立包公左臂右膀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四将,按剑侍立,只待大人一声令下,蛟龙猛虎出海下山,肖小之徒无不闻风丧胆。正堂一壁嵌黑石包公刻像,一边摆三威震天下的物件,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三把铡刀默卧于此,想当年,无论高官显贵皇亲国戚,见此谁不屁滚尿流!
走近,我轻抚虎头铡刀,冷溲溲寒厉历,了无生气。这威权象征正气化身如今成了这里摆设,我不知是该为其悲还是该为其喜?
出厅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供人踱步休憩。另有包公文化廊室,置有关包拯的资料物件,供人细细品味。
东面有一六角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 。传说凡官饮此泉水,贪官则味苦如药,肚痛三天。清官则味如甘霖,神清气爽。亭柱刻一楹联“护井何为?廉者清心贪者病。登亭有感,前人佳话后人思。”
又传说布衣之身饮之,将来若为官必为清官廉官。老梦尚思七十拜相,于是溜头望颈四处寻找打水工具,想掬廉泉井水饮之,将来或可亦成清官廉官,和包拯一样流芳百世比肩而立。只是无有井中吊桶,只能望井兴叹,梦在远方!
廉泉东侧为蜡象馆,内有栩栩如生各种人物形象,都是包公戏文内容。什么狸猫换太子打龙袍,陈世美抛妻秦香莲等等,现代附属物品,老梦无甚兴趣,一眼瞥过。
包祠并不大,一圈下来,才知其环水而居。于是择河边栏凳,小而憩之。
想当年包公大公无私,万民称颂。皇帝感其忠心,赐旨把庐州半城赠与。但包拯宁可违旨坚辞不受。皇帝退而把香花墩四周一段河流赐赠,包拯想河流非田非地,不能买卖成财,于是拜受。后此段河流就叫包河。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段长着茂密青青莲耦的包河,这段嬉戏着无数鲫鱼的包河,自此以后,所产莲耦均断之无丝!所游鲫鱼均为黑头!人世间在感念着包公的正气恩德,万物们在称颂着包公的无私黑脸!
“庐州有幸埋廉相,包水无言吊直臣!”凝望着眼前这一汪碧水,迎受着徐徐而来的扑面清风,我在想,“照辉千秋,念当时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这历史,真还是人民写的!
离包祠不远处,包河南畔东行数百米,即见河畔高地上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片红墙墨瓦的古建筑,便是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长卧之处,包公墓园。
“铁面贮黄泉,清声远播,墓侧常开三宝铡。赤心化紫气,明镜高悬,民间永念一青天!”怀着崇尚敬仰的心情,我穿过墓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型照壁,上书“包孝肃公墓园” 。楷书,字体庄重典雅。过照壁,是“子母双石阙” ,一种祠庙陵墓里的附属建筑。其后,神道呈现眼前,平坦笔直直指墓冢。神道者,墓前的道路也。
神道傍有石柱耸立,名望柱,又称华表。这是皇家或特别有名望之人才配享受,彰显其不凡气势。华表的前身据说是立于通衢大道边的木柱,是皇帝供人写谏言用的,类似于今日的市长信箱或举报热线。
华表之外,另有翁仲傲然,石人石虎石羊各一对,翁仲又称石像生。何谓翁仲?原来是石刻的高大人像,一般立于墓前神道边。翁仲实有其人,姓阮,是秦始皇时一大力士。其在,人都望而生畏。后为震摄百姓,皇家在陵墓立石雕人像,就叫翁仲。朋友请你看清,是翁仲不是仲翁!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途中,见郊野翁仲,装不懂,问随行一翰林,此为何物?答曰,仲翁!乾隆呵呵一笑,提笔就打油诗一首。“翁仲尔今称仲翁,必是窗前少夫功。你今不得作林翰,罚到江南作判通!”幽默诙谐,至今令人发笑。再后来,人们把石雕的狮虎兽类也划入翁仲类,统叫石象生。
过望柱华表,过翁仲石像生,不几步,就是包公墓冢了。
前立一高大墓碑,上书“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拯之墓” ,四周砖石围护,中间封土为冢,其上芳草萋萋。没有沉闷压抑之感,没有萧然肃杀之气,没有昂昂然极臣之派,没有巍乎乎踞傲之味。就一普通的古人之墓,面对它,我老梦无声无语,胸中鼓荡着敬仰至止的滔滔激情!
转入傍边附葬墓区,长伴包公的有其子包缢,包绶,其孙包永年。祖孙三代,长眠于此,世世代代受人祭拜。那孙以后的包氏后人呢,怎么在此不见踪影?这就牵涉到一个习俗了,我们这里也是这样的。三代为满冢,第四代就要另择墓地了,至五,六代,又为满冢。第七代再择。当然现在新时代了,况都上归一苑直上蓝天了,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又转过一弯,老梦真要进入包大人墓里了。包公墓文革中遭受浩劫,受到彻底破坏,棺木露于野,尸骨浸于露。亏得包氏后人中一个叫包遵元的,月黑风高之夜潜入废墓区,偷偷拣出包公尸骨,珍藏于无人知晓之处。终保住祖宗人的尊严,名的清白。
进入墓室的甬道湿漉漉的,拱形石顶上不时落下点点水滴。进墓室,里面已无什么文物,空空如也。墓室最里面,一道粗壮的木栅拦着,里面墓台上静静安卧着的,就是盛装着包公遗骸的棺木了。我知道,千余年来一直在人民心中活着的包拯,此时在轻轻打鼾,在甜密梦中-----。
善意提醒一点,包墓中请勿说棺材二字,包大人一生为官,与财无缘。棺材棺材,做官发财,官财相连,财官相通,其一生恶之。
退出墓室,沉思着在墓园到处走走,不经意间发现刻于碑上的包公遗训,现摘录于此。“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后又补“仰琪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不知此训是否能起作用,不过老梦静而忆之,近期所闻贪官污吏作奸犯科者,倒是没有姓包的。
想想有人啊真是可悲,你文强吃不愁用不愁,何苦要那一千几百万?镣铐上手死到临头才觉得平凡生活的可贵!我在想,天不佑文强,合该他命绝,无缘和我梦在远方相对。若早几年相识于我,听我老梦一席话,看我老梦一篇文,幡然醒悟,悬崖勒马,或许此时能和我在网上聊天,在相探相讨,今晚明晨西班牙荷兰谁夺世界杯?呵呵,吹吧,吹牛又不用交税!
附言一句,若真有官们吏们看我此文,赶紧站内短信于我,私下和我说说聊聊,保你不会吃亏!
墓园里游人络绎不绝,那阳光朗照下的浓浓树影,远看似有些黝黝黑的,那扑面而来的微风,倒真是碧碧清的------!
|
|
赏山玩水遨游风花雪月,
闲情逸趣笑谈人生世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