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旅行 |
 |
 |
 |
发帖:247 |
等级:管理员 |
积分:267 |
注册:2008/11/4 |
|
[B][/B]澳洲自驾:悉尼CBD (二)
Sydney CBD
今天不用车,我们决定步行游悉尼,有了昨夜的经验,我们坚信我们的“脚程”及体力可以胜任。因为在悉尼市中心开车并不方便,路不好找,停车难,收费又贵,更何况再没有比走走逛逛能更深入这座城市,感受城市魅力的了。然而在此决定后,却产生了一个矛盾,我们住的宾馆Check Out的时间为早上10点,傍晚我们飞布里斯班(Brisbane),一旦办完手续,我们的车就不能停放在此处的车库,而我们就得解决行李及停车两大问题。Tony左想右想,决定同前台商量一下,看能否通融予我们解决停车问题。前台的先生满脸堆笑,最后收了Tony10澳元的额外费用,允许我们把车停到下午4点,我们则把行李取出放入车内,问题圆满解决,轻装上阵。没有Tony,我们恐怕在交流上存在问题,处理问题会有难度。Tony真的是帮了大忙了,我和老公的心里都打着小鼓。
悉尼的街头文化
今天我们起得晚了些,又赶时间,没有来得及吃早餐,就上了路。决定在悉尼的街头来解决了。一大早,太阳已高挂在了头顶,悉尼今天的气温较昨天又高出了一头,明显地感到逼人的热浪,我依旧穿着昨日的中袖连衣裙,怕晒!老公和儿子都怕热,没走几步,已是大汗淋漓,戴着的遮阳帽的四周一圈都渗出了白花花的盐渍,不得了!儿子的脚步显得有些拖沓,老公则背着整整一大包的摄影器材(背带把脖子都勒出了一道道的血痕,也决不在惜),兴致盎然,斗志昂扬,精神饱满,步伐也就矫健得很,边走,边急不可耐地街拍了起来!
可是,走不多远,儿子就走不动了,没吃早饭,没劲儿呢!四下里一打量,街边的店铺不是大门紧闭,没有开张,就是工作人员在匆忙进货,忙得不亦乐乎,全没有开始做生意的样,悉尼的闹市一如所有的繁华都市都是晚睡晚起的,马路上衬衫、领带,西装笔挺匆忙而过的尽是赶着去上班的白领一族,今天是周一,经过了一个散漫而随意放松的周末,在新的工作日开始之际,人们精神抖擞,重新出发。而对于我们这些观光客来说,眼里看到的似乎只有日出、日落,而模糊了真正的时间概念,看来要解决早餐问题也只有到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了,随便挑了一家在大厦中的麦当劳,买了几个早餐的汉堡包,好像是2-3块钱澳元一个,较正餐的汉堡小些,但便宜。至于饮料,没买,嫌贵(好笑得很),还好有自带的在大超市买的瓶装饮料,就着吃也一样。悉尼的这家麦当劳规模不大,与我们最不同的是服务生超少,吃完后收拾残局的是客人自己,我们入乡随俗,吃完后,干干净净地打扫了一下桌子,就算完事,一吨早餐打发过去了。
继续上路时,虽然屋外的大太阳已毒辣辣地照了下来,头依旧是晕呼呼的,但总算是吃过早饭,有了些心里安慰,走起道来也再没理由掉队了。悉尼的CBD以古老而风格各异的建筑居多,现代化的大厦只是蜻蜓点水般地穿插其中,历史的积淀,多种文化的渗透、融合,使Wentworth AV, Liverpool ST, George ST一个接一个的繁华街区各显特色,有喧闹,有市井,有雍容,有大气,美洲大陆、欧洲大陆,亚洲大陆、各色人等的纷呈沓来,各种思潮的相互碰撞,由对立至交融,使得悉尼的街头既经典又追赶潮流,既古朴又不排斥流行,显得极为耐人寻味,有看头,也就更有“拍头”,老公边走边拍,还不时停下来换镜头,调角度,建筑与摄影虽不同类型的艺术,但人说,艺术是相通的,老公对建筑虽无研究,但出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对悉尼的建筑是啧啧称道。期间经过ST Andrew’s Cathedral大教堂,建筑雄伟、气派,进出的人流神情庄严而肃穆,对于宗教我们并不熟悉,唯有景仰,只是感觉其建筑与教堂的威严十分贴合,在任何信徒的眼中,那里便是他们心中的圣地与乐土。我们驻足片刻,一抬头,看到了太阳照耀下熠熠生辉的十字架。
再往前,是悉尼市政厅(Sydney Town Hall),由纯石材堆砌而成的外立面凝重而不张扬,与周围的建筑融为一体,决无突兀之感,只是从建筑四周廊柱上极赋张力的雕刻中透出的一丝威仪,才深切感受到那是一个城市的权力中心,说起城市,Tony的一番介绍,又差点让我们笑破了肚皮。Tony说澳大利亚的City比比皆是,几万人口,甚至几千人口,还不及我们一个乡的方圆之内就可以是一个City,就拿悉尼来说就有几百个City,可能过两、三个街区就是一个City了。Tony笑称悉尼的City就像是上海的一个区,我则不以为然,诺大的上海就二十来个区县,哪有几百个之多,要说几百个的,恐怕是几百个街道才是,相互间一比较,悉尼的一个City差不多相当于上海的一个街道,而所谓的市长,则相当于街道办事处主任,怎不令人发笑。玩笑归玩笑,那只是两国之间行政区划的差异罢了,而澳大利亚在这些City中的规划的确是很到位的,每一个City必有一个中心,有大型超市,有购物中心,有商店,有娱乐场所,一应俱全,有点类似我们上海现在要建设的城市副中心的概念,而在澳大利亚这一系列的配置确是十分成熟的,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说笑间,我们来到了Queen Victoria Building, 悉尼最豪华的购物中心。拜占庭风格的建筑,占了整个街区。购物中心门口有高大的维多利亚女王的塑像及铜制的铭牌。介绍了这座建筑的由来与历史,走进购物中心,顿觉凉气袭人,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振,那是一座巨大的穹窿型建筑,四周的弧形窗框上,镶嵌着豪华而色彩缤纷、艳丽的玻璃,穹窿的顶部有彩色的玻璃拼接成各色的图案,大堂中央的顶部直垂而下的水晶吊灯散发出夺目的光芒。两侧的店铺多以出售顶级的商品为主,陈设华而不俗,四下里一并烘托出的是一种极致的富贵气息,一时间令人有窒息之感,不由得放慢脚步,放低声调,生怕自己的一举一动与这样的氛围不搭调。老公则看出了神,哪儿哪儿都好,不知如何下手了,然而后来他带回来的那些富丽堂皇的照片还是很大程度上为我们真实还原了此情此景的。可见为拍这些照片,他是动了不少脑筋的。
第一张:ST andrew’s 大教堂 第二张:往左边走就是Wentworth AV上我们住的宾馆 第三张:出门不远处 第四张:?? 第五张:行人过马路的按钮 第六张:骑车者 第七张:街景 第八张:悉尼的IBS Hotel 第九张:韩国店 第十张:空中游览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