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 |
|
|
|
发帖:1493 |
等级:神州独行 |
积分:1635 |
注册:2006/5/29 |
|
NO.5 youabc游来游去每日一菜(5)——四鳃鲈鱼汤
每日一菜,就好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换到了上海,阿啦不系上海淫啊……
菜名:四鳃鲈鱼汤
产地:上海松江
历史:四鳃鲈鱼汤,是上海松江地区最著名的特色菜肴。松江四鳃鲈是天下闻名的席上珍馐。宋代孔平仲的《孔氏谈苑》记载:“淞江鲈鱼,长桥南出者四鳃,天生脍(细切鱼)材也。”每逢贵客上门,就用鲜活的鲈鱼切成细小的鱼片或鱼丝,装盘上桌,作为珍馐款待客人。到清代后期,以清蒸、煮汤或作羹为主,并出现了“清蒸鲈鱼”、“鲈鱼汤”等菜肴。生食鱼片,逐渐少见。原松江秀野桥饭店烹制的“清炖鲈鱼”、“四鳃鲈鱼汤”等菜肴,曾闻名全国。历代诗人纷纷称赞鲈鱼风味之美,宋代杨诚斋曾有诗曰:“鲈出鲈乡芦叶前,垂虹亭下不论钱。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春风已有真风味,想得秋风更迥然。”此诗详细描绘了鲈鱼的美味。
特点:用松江四鳃鲈加笋、火腿、清汤,煮制而成。成菜肉质细嫩,汤清见底,味极鲜美。
工艺:将鲈鱼宰杀,治净。炒锅加清水、鸡汤各半,下葱结、姜片、笋片、雪菜梗末,烧沸后,下鲈鱼、绍酒、盐,焖烧片刻,待汤再沸时,下熟火腿片、味精,淋上猪油少许,出锅倒入汤碗即成。
鲈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等地,黄海、渤海较多。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主要产地是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渔期为春、秋两季,每年的10~11月份为盛渔期。
四鳃鲈鱼,是江苏省有名的特产之一,主要产于灌河中下游,每条多为3-5斤,大的可达数十斤,此鱼身呈青灰色,两侧和背鳍上有黑色斑点,实际上也只有两个鳃,只是每个鳃盖 上又多了一条较深的折皱,外观好像四鳃,故称。这种鱼在国内只有灌河、松江两地出产,据渔民们讲,松江产的不如灌河产的大,肉质也不如灌河产的鲜美。
此鱼原产海水之中,也能在淡水中生长。由于灌河是海河合水,适应它的生活习性,主要特点是生长快,当年即可养到一斤以上,对咸淡水的适应性强,病害少,肉味鲜美,生活在水的中下层,成鱼以小鱼小虾为食。灌河种苗丰富,每年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即“谷雨”至“立夏”为采捕季节,苗量集中,秋末冬初芦花盛开时,成群结队的四鳃鲈鱼便游到近海河口开山附近,直到次年立夏前后,才入灌河,产卵于陈港、双港、响水口一带。
其实鲈鱼不过是一种普通鱼类之一,论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银鱼、洄鱼、鲥鱼都要更高一筹的,大概只有四腮鲈鱼还相对要名贵一些。
莼鲈之思的出处在《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他这个逆着孔孟之道的言行,在后来受到诗仙李白的高度赞扬。李白为此写下畅快淋漓的“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说到张翰,又想起一个笑话故事,清初有个大臣冯梦华,听闻松江鲈鱼风味绝佳,有次他巡视江南,到苏州时就命随身的厨师去购鱼来作,这个厨师非本地人,作成了糖醋鱼,冯吃后大惑不解:张翰为食此等凡物,竟至弃官归乡,荒唐,荒唐!
还有一位叫韩奕的诗人曾写诗嘲笑张翰:“采莼春浦作羹尝,玉滑丝柔带露香。却笑张翰未知味,秋风起后却思乡。”原来莼菜是春天的为佳,秋天的莼菜是吃不成的,韩奕在写这首诗时一定是洋洋得意极了,好像破解了一桩千秋公案,这个浪得大名的张翰原来根本不知道莼菜的真谛。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的讥笑也未尝不显得“死于句下”,因为“思莼鲈”本不过是江南士大夫摆脱北方政治倾轧的一个漂亮借口,由于主要意图在于摆脱政治旋涡,所以管你回乡的时候是否有莼菜鲈鱼呢?这正如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道理一样。而如果真是如此,张翰也可以反过来再笑韩奕:你只知道莼菜鲈鱼的味道,但哪里懂得人生的真实滋味呢?
|
|
胃口的好坏代表你对生活的热爱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