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旅行 |
 |
 |
 |
发帖:247 |
等级:管理员 |
积分:267 |
注册:2008/11/4 |
|
澳洲自驾:悉尼的最后一程
悉尼的最后一程
回程的路,我们从Hurricane’s Grill里面走,穿过商业街,外面又是一个类似街心花园的地方,草坪上多是日光浴的人们,老公见一绝无仅有,身上站满脖颈奇长的鸟儿,躺在椅子上惬意地熟睡中的男子想要抓拍时,才发现相机的电池已经耗尽,只得悻悻离场,回望时,见鸟儿站上了那男子的若腮胡子,抖动翅膀,悠闲得很,会否误以为来到了一片原始的丛林?开个玩笑。我们笑着走开了,经过Chinese Garden,从外观看,是一座典雅的江南园林,我们兴趣不大,再次回到唐人街时,已是下午3点多钟,饥肠辘辘。
Tony 带我们去了名称在国内就极熟悉的大娘水饺,不知味道如何?反正这是我们悉尼的最后一餐了,Tony所在澳大利亚一般大城市有Chinese Town可以吃到中国餐,小的City就少有了。在我们接下来的行程中,要吃到中国餐恐怕会很难,会不习惯的,现在有的吃,就尽量不要错过,这肯定是他的经验之谈了,我们听他的!我们已经错过了正常的午餐时间,饺子店里显得有些空空荡荡的,服务生要来了店里自行储备,免费为客人提供的装在类似盛放酱油的瓶子,盖子用铅丝缠绕封住的冰水,一定是在冰箱里存放久了的关系,水极凉极凉,一下子凉到心里,驱走了暑热,人立马感觉清爽起来,四下一打量,见一位西方女子亦要了一大盘饺子,热腾腾的饺子上来,女子熟练地拿起了一双筷子,不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只见那人夹起一只就往嘴里送,大口嚼了起来,我们的第一反应时,到底是西方人,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了解不甚,吃饺子怎能少得了米醋呢?谁知,此人接下来的举动更是令我们“喷饭”:女子吃了一个饺子后,大概感觉味道不尽如人意,随即拿起桌子上的酱油朝盘子里猛洒,大致地拌了一拌,吃开了!我们别过头,笑了,也算是饭前开胃了!
这不,我们的饺子上来时,经一顿“猛扫”,三下五除二,那叫一个快!并未仔细地品味其中滋味,就一个接一个地被我们“扫光”,接着又要了两份,索性吃个饱,吃个够了!填饱了肚子,又喝了冰水,老公和Tony到室外抽烟,我和儿子坐在店中作短暂的休息,感觉不错。买单时,四盘饺子40澳元,至于味道嘛,我们始终未能做出与国内的正确比较,儿子是有的吃就好,他的评判只有一个字“香”,那算得上他对所有美食的最高评价了!
下午4点,我们如期回到Wentworth AV取车,一切按计划行事,毕竟我们要赶飞机的,来不得马虎。我们的车是由机场借,还是要到机场还的,而返还租赁的车辆最主要的一条便是要把油加满,这是工作人员一再强调的,否则的话则要按租赁公司提出的油价外加服务费用加入你的整个费用中,这样的话会增加费用,极不划算,因而加满油是前提也是必须。Tony载着我们去油站加油,老公紧跟其后,这是他学习的好机会呢!他认真地学着加油的步骤(澳大利亚加油自助),然后又学着去一旁超市的柜台付费,一丝不苟的样子,这可是他唯一也是最后一次的学习机会了,我们共加了 50升油, 0.99澳元/升,返回车上时,老公嘴上说着容易,我心里想着不知是否真的能够应付。不怕,反正加油机上有英文指示,日后我们还是可以慢慢自学的,相信的确不难吧!
装满了上海出发时穿的冬装的包包交由Tony带回他墨尔本的家中存放外,其余的和来时一个样,Tony 为我们去拖行李车,一瞧!确是要收费的,想想没几步路的样子,就自己背的背,拖的拖吧。钱该省还是得省的。Tony挺理解我们的,进机场时,我的手上还提着大超市买的廉价的一时来不及喝完的大瓶装饮料,可那是不能带上飞机的,两升装的饮料还有两个半瓶呢!尽管我们费了很大的劲,还是喝不完的,当我把剩下的仍进垃圾桶时,还难免有些不舍,可见这几天节约惯了,比不得在国内了。
Tony和老公聊了一会天,带我们找到了Check in的所在,而入内检查就得靠我们自己了,顺着排队的人流依次进行,轮到我们时,我们一家三口一齐上,而第一次离开Tony的帮助,独立面对满脸笑容却滔滔不绝的工作人员时,我们还是过于紧张了,在托运行李及检查行李时,工作人员的一番话就令我和老公完全“找不着北”,不明就里,急得她甚至拿出了道具,可我们还是稀里糊涂。这时,一直站在一旁一声不响的儿子却接上了工作人员的话茬,原来,他早已看到面前屏幕上方打出的字幕,是关于喷雾器之类不能随身带上飞机之类的提醒,工作人员讲的就是这个,因而他完全理解了,并做出了准确的应对,终于,工作人员笑了,夸奖儿子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翻译,我和满头大汗的老公终于如释重负,老公的听力本来就较次,而我当时正忙着搬行李,精神没能集中亦没听清,疏忽了,这回可真多亏了机灵过人的儿子了!我们大大地表扬了他,小子自豪得不得不行!Check in 完毕离登机还有一点时间,我们再次出来与Tony道别!Tony 乘坐的去墨尔本的飞机与我们不在同一个航站楼登机,因而此时便是我们分手的时刻了!望着Tony匆匆离开的背影,我的鼻子竟然有些酸酸的,来澳大利亚三天,来悉尼三天,是悉尼温暖的阳光令我们很快将暂别故土上海的离别心情抛在了脑后,是Tony家人般的贴心帮助和照料令我们一扫身处异国他乡的凄清与无助,我们的身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慰藉与温暖,那是我们的悉尼印象——温暖。
悉尼机场非常大,一路,我们寻找登机口,就找了很长时间,终于找到后,坐下,看过面前的屏幕上显示有我们要乘坐的航班号,放下心,静等。谁知,等到快6点时,仍不见动静,而且前面的屏幕上先前出现过的我们乘坐的航班号亦不知在什么时候不见了踪影,顿时令我们慌了手脚。老公带上儿子去服务台询问,原来真是机场临时更换了登记口呢!而一直竖起耳朵听机场广播的我们并没有听到过此播报。事实证明,也的确没有播报,这位工作人员也只是在老公他们咨询完后,才拿起扩音器做了简短的说明。好在新的登机口就在原来的前面一排位置,还算方便。乘客便呼啦一下全涌向了新的登机口等待登机,感觉上这一次他们的工作做得有些“粗糙”了,老公放下行李后去洗手间了,谁知,他一走,我们又遇上了麻烦,这新的登机口工作人员又拿起了扩音器播报起新的临时更换消息,听得此言的乘客又一窝蜂地提起行李朝远处走去,我和儿子有些慌了神,老公还在厕所间呢!我们对再次调整的登机口又不能十分明确,急得团团转,我冷静下来后,挤到拥在服务台前人流中,再次仔细听完播报,确认无误后,方才舒了一口气,等老公回来后,提着大包小包向新的登机口走去。一路上,我们终于听到了机场的正式广播,我们乘坐的飞机延误,并且再次确认了登记口,我们沿着指引,足足走了大约十多分钟,才算到达,从面前的屏幕显示中看到我们航班号,一番折腾终于停歇,只有耐心等待了。
Virgin Blue的乘务人员忙忙碌碌地进进出出,却还不见登机,我们有些着急,因为这样会令我们在布里斯班来接机的朋友久等的。老公给朋友发了信息,通报此地的情况,终于可以登机时还得先儿童,再是带儿童的家长,最后才是一般乘客的顺序挨着走,手续有些繁琐,时间有些拖沓,工作效率不高,这是我们对澳洲服务工作首次感觉到了一些不满,照顾到老幼是应该的,然而在飞机已然延误的时候,大可缩减一些不必要的程序,毕竟,大多数人的利益亦是不容忽视的。
[本贴被作者于2009-10-10 11:35:37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