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旅行 |
 |
 |
 |
发帖:247 |
等级:管理员 |
积分:267 |
注册:2008/11/4 |
|
再往前走,路边就有停着的越野车,小车在招揽生意了,却并不有人搭理我们。我们此番目的地是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约120公里的路,需搭乘出租车前往。我们也并不着急,继续向前走,找找看看,果然有一司机上来搭讪。司机会几句中文,我们挺开心的,交流方便多了,只是开价3000尼币(包车去加德满都,一般需要2000尼币),让我们开心不起来,比老公从网上游记中所传说的高了50%,很不甘心地继续找了几位,却都要3000尼币,有的还不太愿意去呢!一时也摸不着头脑。这时,第一位会中文的司机又来凑热闹,并与我们解释说今天加德满都都罢工,他们是偷偷溜出城外做生意的,清早6点就出来了,来时是放的空车,没赚到钱,所以,我们搭乘就需要3000尼币。如果回程还需要的话,2000尼币即可。我们也就没了办法,还是选择了这位稍能沟通的司机,上了他贴着“Toyota”的“TATA”牌车。这车真是老掉牙了,开起来,所有的东西都会发出响声,眼尖的儿子还发现其仪表盘的“机油灯”“电池灯”都亮着红灯,着急地告诉他老爸,生怕这破车不能把我们载到加都就抛锚了。老公向司机询问,司机笑笑,二话没说,停下车,走下来翻起后盖箱,猛地朝下拼命“咣咣咣”地敲了几下,又胸有成竹地上了车,一发动,奇迹发生了,不该亮的灯全灭了,看得我们叹为观之。小车一路咣当咣当在山路上颠簸向前,好在这一段烂路并不长,约30km后,路就较为平整了,只是山路崎岖多弯,车开得飞快,还是颇为惊恐刺激的。
司机默默地开着车,老公却兴致盎然地与他攀谈起来,他的回答非常简单,或者干脆只是笑而不答。终于,我们了解了该尼泊尔司机的中文其实只会极其简单的几句对话而已,深谈是不行的,而其英文也只会几句而已,惨得很,终于无话可说。至于我们到加都后的具体去向,我和老公也都没怎么想过,只是要求他开往市中心,或者长城宾馆之类的地方。这长城宾馆也是我们从网上看来的,具体在什么地方也不清楚,管他呢!我们想着只要到加都总好办,毕竟也是一国的首都,找个宾馆应该不会太难。继续前进着,天开始放晴,随着海拔越来越低,气温逐渐升高。我们开始脱去外套,还是热得受不了。车内是没有空调的(尼泊尔的车都没空调,即使有也不会开),司机不断地用围在脖子上的脏兮兮的毛巾擦着汗,途中他又下车几次,拉起后盖箱猛敲过几回,问起原因,也不知其所以然。车子沿着山路盘旋而下,经过一座又一座的小山村,头顶烈日身着艳丽服饰的尼国妇女的劳动场面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又一次经过一座不知名的小山村时,有一大群肤色黝黑的小孩拦住了去路。司机与为首较大的男孩交谈了几句,掏出几张皱巴巴的尼币后,放我们通行。司机无奈地摇着头,之后很长一段司机都沉默不语,社会的不良现象总是存在的,我们也没有为满足好奇心而穷加追问,毕竟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过了那一阵,司机平静地开了好长一段路,开始犯起了困。坐在他身旁的老公甚至看到他有一瞬间闭上了眼,着了急,便建议他听听音乐。于是,他放入磁带,播放的是印度风格的歌曲,对于这样的曲调,我们倒是挺熟悉的。记得小时候看过的《流浪者》《大篷车》之类的,就是这种音乐。细问之下,的确是印度流行歌曲,尼泊尔离印度真的很近呢!妇女的服饰与印度服饰也多有相似,多为色彩艳丽的服饰,而长相在我们看来也相差无几。当然,也许是有差别的,而在我们不能细分而已。听着欢快的印度歌曲,司机的“瞌睡虫”暂时被赶走了,但好景不长,引诱也失去了作用,司机又困得不行,老公担心安全问题,又提议他可以休息一会再走,他没回答,只是车开出一段后,在一家小饭馆前停了下来,示意我们可以吃饭。小饭馆的环境不怎么样,我们没吃,司机自己去吃了,吃的手抓饭,看他吃得挺香。我们下了车,要了三瓶可乐(这种玻璃瓶装的可乐,就是在国内的火锅店免费畅饮的那种),60尼币,坐在屋前的椅子上休息。又见有几辆去加都的包车停下吃饭,都是西方人,有两位德国人竟然就是先前在樟木口岸老公问他们借笔的那一对。在此相见,彼此倒有了亲近感。老公操着蹩脚的英文与他们交谈着,我和儿子都有些累了,没怎么动。歇息着,看到一群身着统一服饰的孩子嬉笑、玩闹着,猜想着是穿着校服的小学生中午放学了,一个个衬衣、领带的,象模象样,挺体面的样子。那是我们看到的穿着最整齐的尼泊尔孩子,非常可爱。老公举起相机不停拍着,一切新鲜事物都是他捕捉的对象。
休整过后,司机不犯困了,集中精神开车,车速也就较前快了许多。拐弯时毫不减速,也不按喇叭,“嗖”地一下与对面来车擦肩而过,惊心动魄,搞得我们紧张得不得了,不时提醒他注意安全。
渐渐地,路上行人多了起来,见有举手拦车的,司机便伸出右手转转,老公特意请教司机,其说是拒绝搭乘的意思。路人见此便会放弃,灵的很,他们通行的手势吧!快驶进加都的时候,路上车多了起来,我们的司机说,此时罢工已经结束,允许车辆通行了,到这时我们才了解真相,原来司机先前车开得慢,还停车吃饭,不时看手表的原因是在等待罢工结束。不知情的我们还蒙在谷里呢!看来,沟通真是有问题,好在现在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就放了心。从加都出来的车,一辆接一辆风驰电掣般地从我们身边驶过,大巴、中巴、小车,无一不是满载乘客,这“满”可是真真正正得满,车顶上坐满乘客,车旁的踏板上站满乘客,所有可以坐的,可以站的地方全挤满了人,呼啸着驶过的时候,显得格外得威风,而我们惊叹的同时,更多的是不可思议。对即将要到达的加德满都更加充满了好奇――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度呢?
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四个多小时的奔波,122km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了加德满都。司机在热闹到人挤人,车挤车,车挤人,人挤车的道路上如鱼得水般地行驶着,看得我们只有惊叹的份,也不知到他会把我们带向何方。猛然间,司机把车停在一座不大的院落中,抬眼间,我们竟然看到了我们熟悉的汉字――长城宾馆。真棒!司机竟然听懂了我们的意思,准确无误地把我们带到了位于市中心的长城宾馆。再问之下,司机称看我们是中国人,一般初次来加都的中国人都住在这儿,这儿的老板会说中国话呢!万分感谢,不费吹灰之力,我们找到了住处。和司机道别的时候,司机还留了电话给我们,是希望我们回程的时候再找他,挺会做生意的,不错的人!
进入宾馆大堂,果然游长相颇似印度男子的老板操着颇为流利的普通话和我们打招呼,把我们高兴坏了,要知道,我和老公的“三脚猫”英语都不足以与人深度沟通呢!宾馆老板笑嘻嘻地,态度好得很,热情有加。标准房开价130元人民币,一张大床,加一个小床。看过房间后,还算干净,就定了下来,只是后来,我们入住时换了一间房,见那大床,大得足以睡4个人时,又后悔加了小床,怕麻烦,也就没退,住下了。安顿下来,就是怎样玩的事情了。下楼后,请教老板,老板请我们进了他的经理室,取出加都地图,向我们结束了加都的景点及尼泊尔其他地区的旅游线路,细致入微,在地图上分别打了圈,令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就与他订下来入团旅游的服务。旅游公司是这家宾馆的附属公司,老板的生意经真的不错,3个人,180美金(后砍到170美金),3天,包来回接送,博卡拉旅游及2天住宿,2顿早餐。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价钱到底如何,就订下了。好在总数不多,总还算可以吧!
待一切妥帖后,拿着老板奉送的加都地图,我们上街了。我们住的长城宾馆本身位于加都的闹市区,这个街区出售各种民族服饰,装饰品及旅游纪念品的店铺磷次级比,西式餐厅也比比皆是,找一家并不困难。因此时已是午后,就随便找了家快餐厅,入内一瞧,店小小的,倒还整洁,老板递上菜单,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尼泊尔的菜单,是英文的,字都认识,只是菜的做法及真实内容不太清楚,还是犯了难。我们要了炒面、炒饭,奇怪的是尼泊尔人直接就称“chaomian”,和我们的发音一样,没别的称呼,而炒饭用的是英文。又要了“momo”的东西,是“Japanese food(日式餐)”,不知为何物,问了半天,也没明白,管他呢,尝尝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吧!我和老公要了一瓶啤酒是“Tubogo”牌,丹麦产的,味道可以。儿子要了一盆当地产的果汁。炒面、炒饭端上来一看,没什么意外,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差不多,只是味道略有不同。炒饭特别香,米是长粒状的香米,其中的鸡都炒成了鸡粒,干干的,松松的,挺好吃,又不似我们蛋炒饭的油腻。这“momo”就真的是意料之外了,就是我们平时常见的蒸饺而已,还是素馅的,味道极其普通。后来我们知道这“momo”其实是日语对饺子的称谓,此后再没点过“momo”。
吃饭间,老公拿出地图去向老板打听去百大哈的路,我们所处的地方称Thamel,离百大哈不远。老板称出租车费约150尼币,我们决定搭出租车前往。用完餐,在餐厅门口拦下一辆taxi,与司机谈价钱(尼泊尔出租车大都不打表),司机要价250尼币,在老公竭力与之砍价的时候,一旁快餐店的老板出现了,热心地帮我们把价钱讲到200尼币,挺感谢他的。我们上车,去百大哈。尼泊尔是左面行车的国家,司机座位与我们相反,老公座在司机旁边,就是他平常开车所坐的位置,既熟悉又不习惯,因为他老有错觉,自己还在开车呢!遇到紧急情况,甚至会忙不迭地踩下“刹车”,结果脚下空无一物,挺有意思的。加德满都人口众多,道路却极不规整,行人也决无交通法规的概念,开车是极需技巧的,而加都的出租车司机就可真叫有本事,在人车混杂的街面中穿行,灵巧地躲避行人,躲闪来车,准确无误地擦着墙角拐弯,几至出神入化。连平日里开车至上海外滩上班,有过无数次“抢逼围”经验的号称“老”司机的老公,看得都连声叫绝。应了一句话,叫做“时势造英雄”了。在如此的环境下开车,那技术可都是被“逼”出来的吧?车至百大哈广场附件停下,我们去的百大哈佛塔游玩,需门票100尼币/人,小孩免票。
百大哈佛塔据称时全世界最大的藏传佛教砖塔,正面为一巨型佛像,后发现很多在尼国出售的旅游纪念品上都印有此佛像。上塔有一层一层顺势而上的梯形台阶,上台阶后可窥见其全貌。塔前有一个广场,广场四周有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店铺,光顾的游人不多。佛塔正对面有一古建筑群,可供游人入内参观,站在建筑的楼面,可直视佛塔,拍摄角度极佳。下楼,沿着窄小的街道穿行,百大哈附件散落着无数极具特色的建筑,尼泊尔工匠手工雕刻,锻造工艺品的场景。尼泊尔人淳朴的生活画面一一在我们面前毫无保留地展现,这是真正的,决无造作的原生态。古老的建筑,古老的工艺,古老的生活状态,一切都让人怦然心动。
|
|

|
|